|
鋁材發展又一春 鋁材的汽車市場鋁材發展又一春——汽車市場。汽車大規模鋁替代鋼已具備經濟性。歐洲鋁業協會(EAA)的研究表明,對于高爾夫之類大小的電動車型,在相同續航里程下,使用全鋁車身將增加1015 歐元成本,但可以節省電池成本1650 歐元,總成本將減少635 歐元。對于傳統燃油車,我們也進行了測算,按目前汽油價格計算,不到2 年即可從節省的燃油費用里收回鋁替代鋼增加的成本。 美國的燃油經濟性平均指標(CAFE)是導致北美汽車輕量化的外在監管要求,但更核心的影響因素是:電動汽車出于電池重量的考慮,汽車廠商以全鋁車身替代鋼材從而降低電池成本是理性的選擇,其次傳統車從鋁價和汽油價格比較出發,鋁替代鋼幫助消費者節約的用車成本超過其增加的購車成本。 拋開成見,電解鋁和鋁加工是兩回事。在相當長時期內,國內電解鋁產能都將維持過剩格局,但這并不影響汽車鋁材行業的景氣度!颁X價+加工費”的模式,有效保障了加工企業的利潤率。鋁價的漲跌并不直接影響加工企業的盈利,處于低位的鋁價反而會刺激下游對于鋁制品的需求。 不僅在汽車輕量化上,鋁合金還廣泛的應用于軌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消費電子等領域。預計十二五期間,國內客運專線約需鋁合金高速列車7000 輛,每輛車約需鋁型材10 噸,合計需要鋁型材約7 萬噸。預計到2015年,我國城市軌道交通(地鐵和輕軌)每年需車輛約為3000-4000 輛,大致需要鋁材1.8 萬噸至2.5 萬噸。 行業黃金十年,投資優勢企業。國內鋁材加工企業數量眾多,規模偏小,并且由于過去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,大部分企業都和建筑鋁材相關。 汽車鋁材對于加工工藝有很高的要求,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在資金、設備、技術上的積累。汽車鋁材加工行業的盛宴,僅屬于少數領先企業,眾多小企業與此無緣。 |